固本培元,守正創新——武漢城市職業學院科研育人結碩果!
為全面深入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,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,武漢城市職業學院堅持固本培元,守正創新,根據《武漢城市職業學院“三全育人”典型學校建設方案》(武城院學[2021]1號)等文件精神,積極推動學??蒲杏斯ぷ?,創新科研育人路徑,以科研管理育人、科研項目育人、科研導師育人、科研實踐育人“四位一體”的工作模式統籌推進學??蒲杏斯ぷ?,為學??茖W研究和人才培養提供堅實保障,不斷提升人才培養的針對性和實效性,科研育人工作取得豐碩成果。

科研育人平臺和團隊齊驅并進
不斷完善科研管理制度和體系,激勵學生參與學術科研和創新創業比賽,獎勵教師引領學生參與學術科研活動。學校學工部每年會進行德育論文評比,并把德育論文編輯成冊,將優秀育人工作經驗在全校推廣,引領全校師生開展育人生動實踐,并及時總結先進育人經驗,形成科研論文。全校先后成立多個科研平臺和科研創新團隊,如旅游+云服務研究中心、中小微企業服務研究中心、體育賽事研究中心、職業教育與鄉村振興研究所等。這些科研機構和研究團隊在成立后開展了一系列的科研實踐活動,廣大專業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專業和興趣參與科研實踐活動,施展才干提供了舞臺和天地。此外,學校發布了考核辦法,定期考核科研機構和團隊成果,加強過程管理,確保育人實效。
2022年1月11日,職業教育與鄉村振興研究所成立,覆蓋武漢城市職業學院師范、財經、物流、旅游等學科的科研資源,將多支文科優勢力量集中到一起,開展跨學科研究,為武漢城市職業學院科研資源整合搭建一個重要的平臺;成立研究所可以很好地鍛煉科研隊伍,培養科研領軍人才,進一步推進校企合作,拓展科研和教學資源,提升學校的影響力。
優化科研比賽評審機制,師生科創成績喜人
探索開展“科研+”系列行動,切實發揮科研育人功能,不斷提升人才培養質量和水平。學校將優質科研平臺資源轉化為教學和育人資源,探索教研一體、學研相融的科研育人機制。積極指導學生在全國青年職業技能大賽、“互聯網+”創新創業大賽、“挑戰杯”創業計劃競賽、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中屢獲佳績,推動實現人才鏈、創新鏈、產業鏈有效銜接。2023年5月28日,在湖北省第十四屆“挑戰杯·中國銀行”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決賽中,武漢城市職業學院喜獲特等獎1項,一等獎1項,二等獎1項,三等獎8項。
學校領導高度重視,校團委在全校范圍積極組織發動師生參與,積極響應省委、省政府科技創新戰略,充分瞄準科技領域重大戰略需求,緊扣“挑戰杯”賽程,邀請校外行業專家、專業學者開展專家咨詢會,以指導性、實用性強的方式,做好項目指導以及評審工作,為武漢城市職業學院師生的“挑戰杯”備賽注入信心和動力。在終審決賽開始前,校團委老師前往決賽現場對各團隊點位布置進行指導,團隊決賽過程得到充分保障。

助力科普,服務社會,引導求真創新之風
邀請教授專家開展科研誠信專題講座,增強教師科研誠信意識;邀請專利代理機構專業人員為學校教師開展有針對性培訓講座,規范武漢城市職業學院專利申請行為;僅2021年學生申請專利達12項。學校先后被武漢市科學技術協會、湖北省科學技術協會授予“武漢市科普教育基地”“湖北省科普教育基地”。舉辦“走進科學˙你我同行”為主題的科技活動周,師生共同參與普及科學技術知識。積極參加社區科技嘉年華活動,讓科普走進千家萬戶。參加武漢市科學技術協會、武漢廣播電視臺主辦的“建黨百年”武漢市科學普及大賽,并榮獲優秀獎,參加武漢市科協科普劇大賽榮獲三等獎。
在近年來的“互聯網+”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上,武漢城市職業學院學生斬獲省級多個獎項。這也得益于學校規范選拔和評審機制,還邀請專業導師開展講座。2023年6月12日,邀請武漢大學博士生導師、教育部萬名優秀創業導師、“互聯網+”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評審錢俊教授主講。評審專家以科技類和教育類的項目為例,從創新性、商業性、團隊合作、教育維度、社會價值等角度出發,充分挖掘項目深度及亮點,為學生們后期項目打磨指明了方向。通過培訓講座、樹立正面典型等方式,激勵廣大教師以求真的科學態度、嚴謹的治學精神和細致的學術作風投入到科研工作中,強化師生科學家精神。
科研育人是學校構建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育人格局,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重要途徑,在保證學校各項科研工作有序推進的條件下,以科研管理、科研項目、科研導師、科研實踐為重點,統籌推進學??蒲杏斯ぷ?,探索科研育人長效機制,優化科研環節和程序,完善科研評價標準,拓展項目申報渠道,促進成果轉化應用,引導師生樹立正確的政治方向、價值取向、學術導向,培養師生至誠報國的理想追求、敢為人先的科學精神、開拓創新的進取意識和嚴謹求實的科研作風,為學校高質量發展做出貢獻。(通訊員:周孔強)
免責聲明:
① 凡本站注明“稿件來源:中國教育在線”的所有文字、圖片和音視頻稿件,版權均屬本網所有,任何媒體、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、鏈接、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。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、網站,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“稿件來源:中國教育在線”,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。
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/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,本站轉載出于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,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。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,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系。